現如今,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提速,很多時候我們分身乏術,不得不同時做好幾件事,一邊和客戶電話溝通著工作、一邊微信和領導匯報著進展、一邊還要忙著給自己饑腸轆轆的肚子點個外賣……在職場上,“多任務處理”甚至是寫進簡歷的一項技能了。
一心多用、多任務并行,用著一倍的時間,獲得多倍的成果,這聽起來是一種很高效又高級的任務處理方式,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有研究發現,一心多用同時做幾件事不是一個好習慣,不僅不會提高效率,并且還有可能傷腦。
01
一心多用降低效率
還會增加出錯率
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多線程的計算機,但計算能力有限。如果我們同時處理多項任務,每個任務被分配到的資源就會減少。這就意味著,我們對每個任務變化的反應都變得遲緩。
在一項模擬駕駛實驗中,當司機邊開車邊打電話時,他們對突發路況的反應會慢,說的話也會更加簡單,這就是為什么你和一個開車的人打電話,他大多都是“嗯嗯嗯”,這真不是敷衍,只是大腦真的轉不過來了,他“卡住了”。
在另外一項實驗中,參與者被要求在一組簡單任務之間頻繁切換,例如對數字進行奇偶分類或者高低排序。研究發現,在任務切換后,參與者的反應時間通常會變慢,錯誤率也大大增加了。
02
經常一心多用
會損傷大腦認知能力
多任務處理讓我們的大腦能夠分配的總資源整體減少,這種現象被稱為“認知負荷”。任務越復雜,越需要更多注意力,認知負荷也就越大。而這樣的認知負荷,會對我們的大腦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。
在一項研究中,為了探究一心多用對大腦的影響,研究人員掃描了75個參與實驗人員的大腦,并調研了他們平時多任務處理的時間,結果表明一個人在平時一心多用的時間越久,他的大腦發生的變化越明顯。他們的前扣帶皮層的灰質減少了,而這個腦區和認知能力息息相關相關。而在之前的研究中,習慣于一心多用的人確實在有關注意力的檢測中落于人后。
正因為影響了大腦的認知,學習能力也同樣被影響了。對于在課堂上越來越多使用電腦、平板和手機上課的大學生們來說,一心多用是取得好成績的毒藥,有研究表明,在平常的學習中,同時用平板、手機等處理多項任務的學生GPA(成績平均績點)會更低。當然不僅僅是對于大學生,對于嬰兒和小學生也是一樣,在寫家庭作業或者玩玩具的同時看電視,對于他們的成績也會帶來負面影響。
更令人吃驚的是,在一項針對318名受試者的研究中,平時一心多用更多的人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抑郁。這下真不是一般的問題了,本來以為一心多用早點干完工作可以開心點,結果這下雪上加霜了。
03
注意這四點
辦事效率高
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?希望下面的四點建議能幫到你。
1.專注于單一任務:嘗試在一定時間內專注于一項任務,減少任務切換的頻率。通過設定專注時間段,可以提高任務完成的效率和質量。
2.設定優先級:列出任務清單,按照重要性和緊急程度排序,逐一完成。優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任務,可以有效減少壓力和焦慮感。
3.休息與放松:定期休息,給大腦充足的時間恢復和整理信息。短暫的休息可以幫助大腦重新集中注意力,提高后續工作的效率。
4.減少干擾:在工作或學習時,盡量減少外界干擾,如關閉不必要的通知和社交媒體。創造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,有助于提高專注力和工作效率。
所以盡量別一心多用了,在有條件的情況下,一次只干一件事,因為事情總會一件一件地干完的,保護好自己的大腦哦!
來源:科普中國
